•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阳新县第一中学>> 教师频道>> 教师学习>>正文内容

教师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区域推进行动研究

 

教育技术的变革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师生口耳相传——文字(教科书、板书)声音结合——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直观技术手段辅助——计算机辅助(程序语言和存储载体)——计算机网络技术(或信息技术)。

今天的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还是促进教学和课程变革?它会不会推翻传统教学方式和课程类型?我们的课程教学是运用它还是融于它之中?未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发展中都很难逆料。纸质载体的教科书、人满为患的教室、高居讲台之上的教师权威、不设计课程和学校民主生活的学校管理,这一切景物或与信息化、民主化背道而驰的旧教育模式是被取代还是会自我更新转型?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承认科技发展和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者务必具有长远的眼光和广阔的教育技术视野,与教育技术现代化(实质上今天表现为教育信息化)保持同步的进取姿态,勇于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推进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在落后的教育技术形态下学生的学习只通过视听手段和途径,或者是改进了的视听手段和途径,所展开的学习活动是极其被动、不自主、不全面的,所获得的身心发展水平非常有限;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形态下的学生的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途径立体地、全方位地展开,学生全身心地、主动投入学习和发展过程,作为主体获得全面的发展,发展水平不可限量。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所创造的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教育情境,是教师和学生共创学习环境和共享生命意义的过程,是通往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现实途径之一。

一、本研究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科技最新成果促进教育变革,尤其是学校和区域层面的教育变革和转型,靠方针政策难以推动的有些转型变革可以依靠教育技术现代化来推动。而且本研究采取一种务实进取的态度和课题行动设计,必将使多年来云遮雾绕、模糊不清的“整合”的立足点和行动起点变得清晰具体明朗化,有利于整合行动的顺利推进。

(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适应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将代表最先进教育技术的信息技术的功能和要素引进课程教学领域,实现某种程度的整合,有利于实施和丰富新课程,设计和优化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在推进整合的实践中,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会加强学习、传播和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同时提高教育技术科学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技术能力。

二、本研究的创新设想和主要研究内容

由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质,任何一项研究课题都需要预设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目标或创新设想:其一,认识方面必须有所提升。本研究中关于教育技术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课程教学变革的理性认识尤其重要,通过研究,我们要构建一个在若干重要概念重建基础上的相关认识体系和思路,不能停留于赶时尚的零散的或不集中的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层面上,期望的认识成果应该是能够清晰地表述为什么要整合、整合什么、怎么整合以及整合后的课程教学的概貌的一个大致头绪和思路。(某小学的研究有许多亮点,但整体上是不清晰的;本执笔人对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功能和要素也说不清楚,需要与有关专业人士交流才能够更清晰地描述它能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干些什么,才能够明白课程教学变革在哪些方面更多地依赖于教育技术现代化或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与整合。)其二,在实践方面必须有所收获和改进,通过研究和行动,通过一些认识的提高及其指导,发现和抓住整合的立足点和本区域、本学校信息化条件下整合工作的现实起点,克服盲目冒进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有所不为有所为,把从实际出发的务实态度和促进信息化基础上的教育现代化的使命感结合起来,理性地寻找整合的立足点,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两个领域抓住整合要素和整合契机,特别是加强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并尽可能地加强新课程纲要精神指导下各门课程标准和各学段课程教学的横向纵向联系与课程资源交叉渗透研究,然后从教育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能和要素中领会和掌握可以整合到课程教学的那些成分,由少到多,不断积累,以达到优化课程教学并促进课程教学转型的目标(有朝一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教学比整合境界更高)。实践方面的收获和成果预期当然包括促进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教师相关专业水平的明显提高,这是做本项研究的目的中应有之追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拟设计为如下几项: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现实起点问题研究,即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摸底调查——八室一站三系统、教师队伍的教育技术能力基础、当代教育课程教学知识学习等概念的重建状况、当代学生的学习发展条件与信息教育需求的了解程度、对整合的期望水平,等等,基础条件有不同程度局限的情况下可以干什么准备干什么,必须调查研究清楚。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立足点问题研究,即是采取技术手段及其功能作为立足点,还是以课程教学要素为立足点,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站在技术那边还是教育这边所采取的整合行动代表着不同的教育观,整合的实际效益迥异。这里最明显体现理性认识成果,需要认真学习理论并加强思辨研究。

(三)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及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这里是进一步逼近立足点,信息技术的三大功能之一是作为学习对象,是作为一门课程存在于师生面前。作为学习对象的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与作为学习对象的其他课程必须首先整合,把其他各科各类课程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加以整合。然后,在各类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其开发等方面谋求与信息技术整合,而且各学段、各年级的各类课程之间存在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的渗透交叉也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去整合起来。这个方面的整合适宜于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发生在传统的课堂上,或者说必须依靠教师的作用。

(四)作为学习工具的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学习方式的整合,特别是某些新型课程门类中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信息获取存储交流和利用、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等,有的整合发生在传统的课堂上,有的则更多发生在课外。有的可能发生在学生集体中,有的则会不同程度地发生在不同个体身上。有的是教师指导下发生,有的则是“非指导性教学”的产物。

(五)作为教学工具的信息技术进课堂并辅助优化教学情境和过程,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校教学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如,课件、积件、网上作业与测评、学业成绩统计分析与档案管理、网上学情交流、网上家校合作、网络教研和科研管理、计算机辅助教研等。

(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实际困难(如工作量、时间空间限制等)问题研究,对照标准开展学习培训研讨活动,记录过程和成果资料。

(七)校园网络和区域教育网中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支持问题研究,特别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共享、网络教研平台建设等方面。

三、本研究的方法论思想和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课程教学为推进整合的立足点,是站在教育这边看技术并引进和吸收技术,为优化和改革课程教学服务,不是站在技术那边看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可整合处,或者技术有益于教育的功能,所以这里坚持教育本位思想和研究视角,克服了技术主义的某些消极影响,避免走向教育过程中就技术论技术、为技术而技术、技术至上、技术唯一甚至技术替代人等误区,力倡教育中的人本观念和生本意识,尊重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合理把握课程教学中诸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开发、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等基本要素,然后结合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的功能,挖掘课程教学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立足点、切入口和各种契机,达到务实、有为的效果。

本研究属于一项综合教育研究,适宜于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思想主导下的方法组合运用策略,即,总的指导思想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认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充分运用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经验总结等实证方法获取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有效利用传统文献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研究者的思想交流和专题理论学习的效果形成较高水平的理性认识并展开必要的思辨研究,改进一般研究中所暴露出的思维方法上的弊病(重分析轻综合、重演绎轻归纳等),考虑系统方法思想和数学方法思想的引进和运用,特别是要充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处理研究资料和信息,如中国知网上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经典文献搜索与综述处理,调查数据的SPSS统计分析和处理,等等。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在于教育理论这一边,包括70年代以来重建的知识、学习、教育、课程、教学等重要概念,人本教育价值观,教育原理中教育要素与教育过程基本结构原理,人的发展的时代特征原理,科技与教育发展变革紧密关系的原理,信息社会的民主化与教育变革的关系原理,课程和教学理论的30年剧变的轨迹,教学本质从认识说到交往说的演变,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认知(构建)主义和人本主义,教学设计原理,等等。

在教育技术那一边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教育技术的相关新概念,教育技术发展变迁史和未来趋势,教育技术要素、结构、体系、功能,信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要素,教育传播理论,等等。(表达不准确要改)

四、本研究的组织实施计划和步骤

强调一个重要的保障措施,两方面理论的学习培训,特别是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运用,本行动研究中必须充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资料信息并传播交流研究进展和成果);

强调学校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与协作研究,创造合作气氛;

强调计划的周期落实和检查、总结认定、交流、推广;

强调进课堂、进课标、进教材、进入学生圈子、进八室一站三系统;

  强调文字资料和其他研究资料的整理和积累,研究研讨活动必须有文字综述,并且言之有物;

强调学术性等严格要求;

强调研究组织建设,不能过于松散;

时间阶段安排和任务划分待定。

五、本研究的预期成果表达形式

(一)研究报告(总、分)

(二)论文和经验总结文章

(三)案例(视频课堂、资源数据库、学习软件、教学软件等),包括各科各类课程整合案例研究、学习工具应用和教学工具应用研究的成果载体,这是对第三、四、五项任务的单独强调,如果在第三项里面完成了发现整合契机、要素,可用文章和经验总结等认识性成果形式表达出来,在这里更具体了,而且要求每个案例应该有个双边理论和现实依据、基本思路等的说明交代。

六、主要参考文献(此略)

199512月,原国家教委重点建设的战略工程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全面开通,各高校甚至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络,再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和国际联网。
  19994月,我国基础教育门户网站“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正式开通,并在随后几年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网上教育资源集散地之一。

  网络能不能进入课堂?网络又如何改变现在被动的学习方式?199910月,上海宝山区教科所的柳栋老师及其同事组建了惟存教育实验室,并于12月开发出了国内第一批基于网络的学习课程,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基于学生学习的资源型网站。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关注信息技术与课前课后教学过程的整合(即课外整合模式),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国则比较关注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批颇受广大教师欢迎的成果。

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我们着力 “做大应用层、做优整合面、做精资源库” 。推进现代化,达到出人才,出课例,出资源,出效益。
  经过3~5年左右的时间,全区教师实现:能够在多媒体教室或利用网络设备用已有的教学资源组织教学,实现多媒体教学;能够利用互联网查找课程资料,自己整合教学软件,并用于课堂教学;能够达到利用互联网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活动。
  发挥校园网和互联网的功能,推广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设施,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子课题作为校本教研内容来进行探讨实践,构建学科特色资源,建设富有江岸特色,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的本土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逐步建立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学科网站或网页,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

 3、江岸区中小学“教学通”工程。
  研发与新课程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软件和学习支持平台,依托信息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落实各学科要求的信息化学习目标,全面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教学通”工程主要是:借助武汉市的各学科课程信息化建设方案和课程标准,针对本区特点提出信息技术应用要求;继续按照“购买、自建、整合、交流”的做法,加快与课改配套的信息化资源、适用的软件和工具建设;完善教育信息资料库,以及江岸区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支持系统;完善相应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并完善实验、研究、总结、交流和推广的工作机制,实现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新颖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全面整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子课题作为校本教研内容来进行探讨实践,构建学科特色资源,建设富有江岸特色,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的本土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基本实现“教学通”:各学科基本上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开通并不断完善“视频课例”网站,逐步形成集研究、培训、远程教学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受益的特色网站。

发挥校园网和互联网的功能,推广基于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设施,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子课题作为校本教研内容来进行探讨实践,构建学科特色资源,建设富有江岸特色,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的本土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逐步建立与课程教材改革相配套的学科网站或网页,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交流的平台和认知的工具,应用于课程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

课程整合的概念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提法,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他们认为,所谓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