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现在的位置: 阳新县第一中学>> 教师频道>> 教师文集>>正文内容

教师文集

从师生关系异化现象看素质教育

   刚刚过去的十月,发生在山西、浙江、北京的三起杀师案震惊全国,震惊之余,人们不得不喟叹,校园不再是世外桃源。就在此前的六月,重庆发生学生骂死女教师案,更可悲的是,在这位老师去世后的两天,竟没有一名老师和学生来悼念。人们不得不发问,师道尊严何以践踏至此。如今,学生冲撞老师或者家长动辄到学校找老师讨说法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以至老师不敢批评、惩戒学生也成了普遍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一些校园,师生关系异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道德的缺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今天的教育,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师生关系异化发生在整个社会市场化、商业化的大背景之下,直接表现为“师道尊严”转化为“生道尊严”,表面上看,师生关系异化是传统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所造成的后果,但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何尝不是商业化、产业化的苦果。师生关系异化现象的发生正折射出教师以及整个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这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教育观念体面登场,素质教育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曾经长期压抑过学生的传统“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得以改变,“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人为本”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先进理念为学校广泛倡导,这固然是一种教育进步,然而在有些地方事情的发展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其根源在于没有抓住素质教育的灵魂,走入了素质教育的误区。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完成。  
    一、认清素质教育本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准备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个界定强调素质教育以被教育者的主动性为主,与“应试教育”明确地区分开来,但是高度有限,只针对孩子,而忽视了教育者自身以及所有社会人士。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这一界定将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从本质上回答了什么是素质教育,即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离开了这个灵魂和核心,其他方面的发展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现今时代,青少年中的道德缺失,往往是从起码的道德无知和缺乏伦理教养开始的,是从人在自己成长的一定阶段不懂得人类文明的起码知识,因而是逐渐陷入道德无知的泥沼开始的。因此,要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地、全面地完成智育的任务,就必须全面地认真地进行素质教育。德育的使命是渗透在智育之中,指导智育的方向,使它具有思想的、道德的、精神的、政治的价值。学校由此承载了更多的使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升校长领导能力是成功推广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学校推广素质教育成功与否,其关键在于该校校长的办学思路。就目前现实情况看,素质教育推行得并不顺利,仍然面临着应试教育的挤压。怎样协调好高考与课改、学校与家长、学生的现时幸福和现实利益、学校的生存与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诸多关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面对这样的挑战,该怎样智慧应对?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在哪里?哪些是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这一系列问题摆在校长面前。一方面,校长在推广素质教育方面遭遇专业知识能力不足的窘境,另一方面,校长事务过于繁忙,造成与教学工作的疏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校长角色的定位经历了从教师型——思想家——企业家(经营者)——人际关系协调者——课程的领导者几个阶段。校长专业发展的基础是领导教学,领导课堂,从而引领社会发展。推广素质教育是校长不能丢掉的角色身份,是校长角色作为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给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实施新课改。 新课程在赋予了校长课程领导权力的同时,也赋予了课程领导的责任。学校一旦进入课程改革,以常规为特征的稳定状态被打破,人们对领导会迅速产生强烈的需求。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不能把课程改革只看作教学内容的改革,其实,它是我国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抓手。对于学生来说,课程改革为他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教师来说,课程改革为他们的专业成长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极大的舞台。对于学校来说,课程改革为他们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所以进入新课程后,就有个学校制度重建的问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实质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片面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是片面的。减轻学生负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一方面,而不是全部,学生负担也不是越轻越好,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素质教育更不是图形式、讲门面、开第二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校长必须要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避免把素质教育当成了短期行为,  
    三、提高教师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该有一桶水。”就很形象地指出了教师修养的重要性。一般地说,教学具有思想教育的因素,但教学能否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还不完全取决于知识内容本身,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教育理论中,关于素质教育问题,已被承认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但是要使素质教育从自发的消极的状态到自觉的积极状态,必须以教师的“精神世界是否与知识融合”为前提,没有这种融合,或教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即没有高尚的精神世界,素质教育是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功效的,所以教师的修养就成了素质教育的前提或基础。  
在传统社会,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格物致知。昔日为人津津乐道的和睦师生关系日渐解体。传统观念下的师生关系是与君臣关系、父子关系相提并论的、等级森严的关系,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的就是学生要时时刻刻地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老师,唯师是道,唯师是尊,是为“师道尊严”。素质教育的推广,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意志信息的单向输入,知识传授中的主观强迫没有了,传统中的“师道尊严”受到挑战,现代社会维系师道尊严,不能再靠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有赖于教师的人格力量。这是教育的进步,也是学生之“大幸”。  
    如今,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商业思维大肆侵蚀校园,在师生关系的呵护上,一方面是泛道德化的不可触摸的高调,“最后一块净土”、“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一方面却是庸俗社会关系对学校对师生关系的鲸吞蚕食,师生之间的纯洁之情,在一些地方已沦陷。班主任工作本是教师职业中较难做的一项工作,负担重、责任大,在一些学校成了最抢手的工作竟因为部分老师看重的是班主任手中不是权力的权力,这个权力源于可以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对家长,换来家长逢年过节的所谓“尊重”,同时在学校可以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拿到比普通任课老师更多的福利。这样做的后果是让教育不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让师生关系混同于庸俗,又何谈树立学生对于师生这种传统伦理关系的敬畏之心和感恩之情。  
    提高教师素养重在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应该说目前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普遍较高,但业务素质并不能替代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中之重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四、保护教师权益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在某县的一所重点中学,一男生因为不服批评,一拳打破班主任耳膜,该生家长却避重就轻,将责任推到老师身上。之后不久,在同一县城的另一所高中,一男生因为同样原因操起拳头击向老师头部,该老师出于自卫,手中的教具不幸落在该学生头上,致使该生脑震荡。该生父亲为当地公安局干部,当地公安机关以伤害罪嫌疑为由拘留该老师,该老师在拘留地受尽非人折磨,惟有向看望他的校长跪地求救,请求一死。  
    不知从何时起,“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概念不断被曲意扩大,内涵也不断被随意曲解。“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永远是对的”等流行语在教育圈内圈外喊得此起彼伏。学生一夜之间被推上了“尊重”的云端。一时间“尊重”被有些人异化成装点“学生人格关怀”、体现“学为主体”、“落实新课标”精神的旗帜。于是,学生在家长、社会的一片柔声呵护中,在教师低眉顺眼的夸奖中,习惯了“尊重尊重再尊重”、“赏识赏识再赏识”。“惩罚”一词不仅淡出了教师的视野,也淡出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必然会导致人格的异化,不少在被“尊重”声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只明确自己生存的权利,不知道自己活着的责任;只要满足自己的一切,便不顾及社会公德;只求别人尊重自己,不愿最低限度地尊重别人。师生关系异化成“服务”与“上帝”的关系,面对某些学生因明显的故意行为而违反校规或侵害老师人格尊严的诸多事件,面对学生偏离健康人格,违背社会公德,违背法律的一个个案件,总有人愿意站在一边倒的舆论旁,颇为激愤地指责学校,声讨老师。殊不知“尊重”的规则是双向的,民主和平等是尊重的本质。教师施教的基础是尊重学生,但同时也必须换取学生最基本的尊重。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恰当的批评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和人格歧视,而是一种高难度技巧,是深层次的人格尊重。真正的“尊重”不是曲意逢迎,不是一味地捧夸,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优势,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更应当引导学生勇于承担和接受因自己不良的行为而应负的责任和批评。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师的权益就无法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素质教育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五、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是植根素质教育的土壤  
这些年来,校园暴力以各种方式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校园暴力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文化暴力的泛滥。仔细看看我们宣传的文化,就能够发现这一现象与文化暴力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早在相关的校园暴力报道中,就已经透露出了有的学生之所以有暴力倾向,就是从这些所谓的历史和武打片中学来的,尤其是古惑仔系列的暴力影视。在广为传播这种武打文化(如果说不好听点就是暴力文化)的大环境之下,尚未有明确分辨能力的小学生、中学生是不是会欣然接受暴力,从而形成一种暴力心理呢?  
    社会需要是素质教育运行的动力源。提高人的素质既是生存的需要,又是发展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主观需要;既是个人的需要,又是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就一个地区而言,提高人的素质,能有效地促进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满足社区发展各种需求,符合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义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是植根素质教育的必备土壤。  
推行素质教育一路坎坷,任重道远。在师生关系异化的现在,重新树立教师的尊严,重建师生关系,既是教育界面临的挑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转自《管理观察》 参考文献略)